2025年6月15日至18日,“科普西部行-科技赋能西部,化学点亮梦想”主题科普活动在宁夏隆德县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科技处、化学化工学院与福建省化学会联合主办,宁夏隆德县教育体育局协办。活动作为深化“闽宁协作”的重要实践,通过公益课堂、科普讲座及趣味科普实践等形式,将前沿科学知识送入西部校园,点燃了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学术引领启智润心 科普课堂播撒火种
活动期间,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吴彩胜为师生们介绍了厦门大学“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吕鑫教授在隆德县高级中学开设了题为《原子、分子结构与反应性》的公益课堂,该课堂以“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核心,面向高二理科再选化学的学生及中学化学教研组教师共1000余人,系统阐释了化学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及反应机理等前沿知识,并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融入具体案例与科学研究成果,将晦涩的化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科学视野,更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在隆德县第一小学开展的科普讲座中,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洪良教授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小原子、大能量”为主题,围绕物质的微观构成展开,从日常生活常见物质入手,系统阐释了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生动的讲解与引导,张洪良教授不仅帮助学生们理解了物质的基本构成原理,更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科学好奇心。

实践创新激发兴趣 科技赋能点亮梦想
在“蓝墨艺绘:化学光影诗”实践课上,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师吕银云带领孩子们穿越到19世纪的摄影暗房。孩子们用柠檬酸铁铵与铁氰化钾调配感光液,在相纸上绘制出融合隆德县元素、厦门大学元素以及剪纸等图案的作品。当紫外光照射下普鲁士蓝逐渐显影时,孩子们惊叹不已,充分体验到光化学反应的魅力。

“借你一双慧眼-拉曼光谱鉴定宝石真假”科普课堂上,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安冬丽手持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以“真假钻石鉴别”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拉曼光谱“指纹技术”的神奇。孩子们轮流操作仪器检测钻石、翡翠和神秘未知物,在游戏化体验中理解了拉曼光谱在化学、材料、珠宝鉴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资源共享深化协作 科普育人未来可期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与隆德县教育体育局举行了专题座谈,深入交流了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探索可持续的科普赋能路径。
本次科普西部行活动通过精心组织的公益课堂、前沿讲座与创新实践活动,为隆德县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尖端科技、体验科学魅力的宝贵契机,有力促进了东西部优质资源的深度互动与高效共享,对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升区域科学素养、培育社会创新潜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当地化学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拓展专业知识、交流教学经验的优质平台,有效助力其教育水平提升。
未来,厦门大学将持续深化闽宁协作机制,拓展活动形式与覆盖面,开展更多元、更深入的活动项目,矢志服务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