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质量手册》附录中的相关内容(检测人员及岗位一览表、CMA管理协议、实验室平面图、检测能力申请表、仪器一览表、仪器配置及检定校准一览表、标准物质一览表等),提供电子版;
2.完成标准方法的验证,非标准方法的确认材料;
3.完成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4.授权签字人、内审员、内校员等参加相应培训,获得资质和岗位授权;
5.建立完善仪器设备档案(含特种设备清单、档案);
6.建立完善人员技术档案;
7.实验室三室分离,区域及仪器设备等(包括标准物质、试剂)标识化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要符合安全、环保等要求;
8.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含不确定度评定、期间核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上墙;
9.检测方法的标准文本原件报学校中心存档,留复印件加盖中心受控章使用(也可都用原件);
10.标准物质(参考标准)的配备、期间核查;化学试剂等供应品的采购验收;
11.试运行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同时有监督报告;
12.参加国家认监委能力验证或高校实验室比对试验;
13.完成内部审核及不符合项的整改;
14.其他有关运行记录的编制、填写;
15.购买相应标准、规范,并受控管理。